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读音_左丘失明 厥有 国语 的故事

来源:互联网    时间:2023-02-22 07:03:41

1、故事如下:左丘明,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(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)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2、春秋末期史学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散文家、军事家。

3、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。

4、周敬王四十一年(约前479) ,晚年的左丘明,眼睛出了毛病,不得不辞官回乡。

5、左丘明辞官还乡后,建立了左史书舍,开始编纂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。

6、左丘明纂修《国语》的时候已经失明了。

7、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,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,各诸候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,汇集成著名的历史名著《国语》。

8、《国语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,与《左传》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。

9、扩展资料左丘明人物成就左丘明相传著有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两部文学巨著。

10、[27]《春秋左氏传》多以史实解释《春秋》,起自鲁隐公元年(前722年),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(前468年),以记事为主,兼载言论,叙述详明,文字生动简洁,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。

11、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,又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,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。

12、《国语》分别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(约前967年-前453年)周王室及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史实,偏重记述君臣言论,为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。

13、日夜操劳,历时30余年,一部纵贯200余年、18万余字的《春秋左氏传》定稿,其历史、文学、科技、军事价值不可估量,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。

14、《左传》记事相当详细,对历史事件一般都能做到首尾完整。

15、此外,《左传》还吸收了其他史体的长处,把其他史体的史料按年代顺序组织进去,使编年体史书达到基本成熟的程度。

16、所以,《左传》是中国第一部真正名副其实的编年体历史著作。

17、不仅如此,在历史编纂上,《左传》还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:它在编年记事总的格局中,富于变化。

18、有时着意写一件史事的本末原委,有时集中写一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活动。

19、这不仅拓展了编年体史书在写人、记事方面的容量,而且有助于弥补一件史事被相关年代中其他史事割裂的缺点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珠宝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